北京小学生简历吊打大学生?满满一页大奖,大学生都卷不过
真想不到,现在小学生也能“卷”到这种程度。
前段时间,一份北京小升初简历火遍全网,密密麻麻的奖项、亮眼的成绩,哪怕压根看不懂,也能感受到其中的“含金量”。
(资料图片)
什么美国数学联盟top8%,什么英语CAE、法语A1,还有杨鸿年合唱团、ASCO钢琴比赛等等,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。
“不开玩笑,简历上的东西一半我不知道。”
“这一行行比我游戏里的任务还多。”
“小学活得比我一辈子都精彩。”
哪怕光看简历,已经让很多大学生自愧不如,真 的比不过。
然而,即便如此,网上还是有人表示,这份简历没那么牛,艺术占比太高,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还缺少一些建树....
难道现在小学生竞争激烈到这种程度了吗?
看完这名小学生的简历,很多人在震惊之余,其实更多是对孩子童年的担忧:
“活成父母向往的样子,真的快乐吗?”
父母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,这没有错,但如果父母为了孩子的前程,不顾孩子的“死活”,这或许违背了教育初衷。
让孩子过得幸福快乐,比什么都重要。
小学生能有多卷?
以前我们常说高考是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,但现在竞争已经延伸到了小学,“小升初”同样是一场战争。
想让孩子上一所顶尖的初中?
不好意思,光有成绩还不够,多才多艺、全面发展都是“基操”,谁拿的奖更多、谁拿的奖分量更重才是硬道理。
就拿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份简历来说,尽管“红领巾奖章”看上去声名不显,但获取难度却相当之高,如果是“三星章”的话,获奖率仅为1.8%,比名牌大学的录取率还要低。
再比如“美国数学大联盟top8%”,不光听上去逼格满满,而且难度也远超想象。
首先这是一个全英文的数学竞赛,光是全英文,就可以刷下去很大一批“普娃”了。
其次该竞赛组委会都是由普林斯顿大学、哥大等教授出题,top8%的意思应该是在中国区初赛拿到了一等奖,含金量可想而知。
当然,外语方面自然也不能落下,而且光学英语还不够,法语也达到了A1水平,已经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,算是入门了。
再加上杨鸿年合唱团(国内最牛的童声合唱团)、钢琴、大提琴、网球方面的成绩,称一声“小学生六边形战士”绝不为过。
我们作为一个看客,哪怕要理清这份简历上的内容,都要费上很大一番功夫,而这些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制定踏实可行的计划,还要确保孩子认真执行、圆满完成,简直堪称恐怖。
毫不夸张的说,现在的小学生,也已经卷上了天。
鸡娃鸡到最后,换来的是什么?
费了万般心血,终于把娃鸡成了“牛娃”,考入名校,是不是代表着功成名就,换来了更美好的明天呢?
尽管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完美的主角剧本,但可惜的是,鸡娃鸡到最后,可能换来的是一个悲剧。
一方面,天才中的天才只是极少数,想让孩子在无数普通人中脱颖而出,除了要父母不吝金钱,舍得在教育上投入之外,也需要孩子有那么一点点的天分。
有时即便父母付出再多心血,孩子也很难变得出类拔萃,真正成为一名“牛娃”,留给父母的只有失望。
另一方面,家长的焦虑很容易变成孩子的焦虑,无形中将孩子推下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比如“鸡娃圈”里很有名的网红单亲父亲张岳,苦心孤诣18年,终于将儿子送入了名校埃默里大学。
可结果呢?
仅入学一个月,就传来了儿子自杀身亡的消息。
孩子在本该放飞自我无忧无虑的年纪,却被父母强迫上了发条,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。
父母将自身的期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,却忘了问一问孩子愿不愿意。
鸡娃鸡到最后,孩子留下一生的“后遗症”,反而成为人生的输家。
到底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?
很多家长在鸡娃时,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:
别人家孩子都在学,我可不能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!
但我们仔细想一想,究竟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?
所谓的起跑线,真的存在吗?
看完上面那名小学生的简历后,有一位妈妈发出感慨:
“看了看简历,再看看自家娃,也挺好的呀!自己收拾书包,早上自己洗漱穿衣,还帮忙打扫卫生。”
是啊,难道只有孩子拿了多少多少证书,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,才算是赢在起跑线吗?
独立、尊重、善良、真诚,都不是用证书、成绩所能够衡量的,但这些恰恰是能够决定孩子未来的可贵品质,且足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学到。
因此,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自家孩子是“牛娃”还是“渣娃”,只要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,使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,就已经足够了。
如果非要说孩子的起跑线存在,我觉得那应该就是父母的格局:
既对孩子成为人中龙凤报以希望,也能欣然接受孩子的平庸,有时候把心态放平,家长和孩子都能过得更快乐。
结语:
尼采说:
“真正的教育者会解放你。”
我们教育孩子正是如此,不要因为焦虑而选择盲目“鸡娃”,如何帮孩子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,才是教育真正的本质。
今日话题:你对这份小学生的简历怎么看?
标签: